五府王爺
有许多不同版本的历史传说。根据《南鲲鯓代天府沿革》的记载,五府千岁是隋代末期人氏,隋炀帝执政时荒纵无道,战争四起,百姓生活非常困苦。当时李、池、 吴、朱、范五人,乃是结拜为生死之交的异姓兄弟,知道隋炀帝不是他们所欲辅佐的明君,于是变卖家产,赈济百姓,五兄弟相偕投靠唐高祖,帮助高祖打败隋炀 帝,建立唐代。 唐武德五年(622年),李、池、吴、朱、范五兄弟奉命领兵平定广州,路过九江时又智擒叛贼辅公佑,回京之后,唐高祖嘉许其功劳,赏赐奴婢。但是五兄弟生性仁慈,不但使百名奴婢回归故里,又赠送金银,从此五兄弟的仁慈以及丰功伟绩传遍各地。
李府千岁
俗名李大亮,泾阳人,文武双全,乃是五王之首,由于辅助开国有功,唐高祖封赐为金州总管司马,不久又加封安州剌史。唐贞观年间,先后出任交州都督、凉州 都督、西北道安抚大使、剑南道巡省大使、左卫大将军、工部尚书等职,晋爵武阳公。贞观八年(634年)李大亮领兵征伐吐谷浑的番兵番将,贞观15年 (641年)又大败番将筛延陀,受封为行军总管。
李府千岁为唐代立了不少功劳,也帮助建立不可动摇的唐王国。由于功在社稷,李大亮在朝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名将,又因为父母早已过世,平日在家侍奉兄嫂如同父母,倾尽家产帮助需要的百姓,可以说是一位十全十美的圣贤。
根据《唐书》记载,李大亮是唐代的开国功臣,由金州总管晋升到行军总管,对唐初稳定政局贡献良多。他不但忠君爱国、体恤百姓,又有君在臣在、君亡臣亡的伟大情操,在唐高祖驾崩之后,竟追随唐高祖于九泉之下。
相传玉皇上帝知闻李大亮之事,就敕封他为代天巡狩,驻守人间,拥坐王船,巡狩四方,以驱疫除瘟,圣称为大王李府千岁,四月二十六日为其圣诞千秋。
池府千岁
二王姓池名梦彪,陈留人氏,文质仁心,天资聪颖,性情刚直,治军严正,用兵如神。唐高祖入关时,因助唐开国有功,授封中郎将、折冲都尉。贞观17年(643年),随唐太宗亲征高丽国(即后来的韩国),势如破竹,又加封为宣威将军。
池府王爷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神圣,为何金身造型是黑脸,眼大如豆,看起来威严无比呢?传说池府王爷某夜梦见一位瘟神,奉玉帝旨令下凡降灾、散布瘟疫,池王 知道这件事后,便请这位瘟神到府中饮酒畅谈。瘟神畅饮之后,已有几分酒意,就吐露下凡之意,池王心肠慈悲,害怕百姓受灾,托言借看药粉,趁瘟神不注意时将 那包瘟疫粉全部吞下。药粉进入池梦彪腹中,药性发作,随即满脸变黑,两眼突出而亡。
瘟神带着池梦彪的灵魂参见玉帝,玉帝感念他爱民救民的精神,敕封他为代天巡狩池府千岁,六月十八日为圣诞千秋。
吴府千岁
三王吴孝宽,江苏吴县人,志烈秋霜,嫉恶如仇,对地理风水,非常有研究,又会观星望斗,文业武功受众兄弟的敬仰。由于帮助唐高祖开国有功,授封“中郎将 ”,不久又高中进士,奉命出任知府,爱民如子,深得唐高祖的器重。继封吏部尚书,经常教导百姓开垦圳沟,引水灌溉田地,当时的人称赞吴孝宽为“眼望天、心 在地”。
三王五府千岁何时升化并无资料记载,但五兄弟中只有吴府三王爷没有留胡须,九月十五日是三王的圣诞千秋。
朱府千岁
四王朱叔裕,嘉兴人,才学出众,公正无私,明辨是非,执法森严。唐高祖建国时,曾奉命镇守土门,攻退前来侵犯的胡人。
武德五年(六二二年),领兵平定广州,授封绵州刺史、大理寺卿,又官拜吏部天官,何时升化已无资料可查,玉帝也敕封他为代天巡狩,朱府千岁圣诞是在八月十五日。
府千岁 五王范承业,和吴府三王同是江苏吴县人,博通经史,智勇超群,精通医术,时常医人救世,做官时,打败巴东流寇,授封折冲都卫。
唐高祖在位之时,以七篇文章高中进士,不久出任刑部大司寇。唐太宗在位时,担任武州刺史以及太原尹,四月二十七日为其圣诞千秋。
五府千岁在世时有功于国家,有德于百姓,升化之后又庇佑先民,由中国来到台湾。经过三百多年来人民的辛勤开发与王爷公的庇护,已经使原本荒芜的土地成为 后来的蓬莱仙岛。自五府千岁称神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,他的神威灵感,深入每一个人的心灵。奉着玉帝的旨令,五府千岁拥坐王船,代天巡 狩,驱瘟除疫,在他神威广大之下,台湾的瘟疫已经消失无踪。
另一种传说是这样的:相传唐明皇时代,有新科进士三百六十人,朝中奸臣 想设计谋害,又适逢唐明皇想试试张天师的法力。于是奸臣奏请皇上将三百六十位进士请入地窖中,吹笙弹琴,饮酒作乐。唐明皇召来张天师,说宫廷里有妖魔作 祟,经常自地窖传出扰人歌声,问张天师可有办法治妖?张天师自知地窖里并无妖魔作祟,又不敢违逆皇上旨意,只得催动咒语,手持宝剑比画一番。没想到地窖此 时顿然一片寂静,唐明皇立刻派人进入地窖查看,发现全部进士都已气绝身亡。唐明皇深感懊悔,便册封无辜身亡的三百六十位进士为王爵,并下令兴建庙宇,四时 祭祀。
三百六十位进士中,有李、池、吴、朱、范五位王爷,成神后英灵显赫,经常巡狩四海,除暴安良,护国佑民。
有一天,池王爷遇见一位瘟神带着一包瘟药,要到某一地方惩罚乡民。池王爷心中不忍,使计将瘟神的瘟药骗得手,一口将瘟药吞下肚里。这时的池王爷,脸色发 黑,眉毛直竖,两眼突出,痛苦难当。仁慈的池王爷于是拯救了乡民的劫难。这也是池府王爷神像这般面貌的由来。瘟神这时只得返回天庭禀报玉帝,玉帝非但没有 惩罚池王爷,更鉴于池王爷的慈悲情怀,封他为代天巡狩,令其永镇凡间,巡狩善恶,护国佑民,各地也纷纷建庙祀奉。
五府千岁圣纪
郑成功入台,尊明朝“正朔”,在民族大义上,是值得大书特书的。就当时满清入主中原的大环境说,有些政治忌讳民间不得不回避,如宗教信仰方面,把延平郡王,以“代天巡狩”祀之,以“王爷庙”“代天府”名之即明证也。
“台湾通史”云;“延平郡王入台后,辟土田,兴教养,存明朔,抗满人,精忠大义,震耀古今。”及亡,民间建庙以祀之,但当时在清廷统治下“语多避忌,故 闪烁其辞”所谓“代天巡狩者,以明室既灭,而王开府东都,礼乐征伐,代行天子之事”。此为明证。因此王爷庙,代天府,或“尊之为大人,为千岁者”,均由此 而来。
综计台湾庙宇中,奉祀王爷台湾庙宇中,奉祀爷的代天府数量为第一,但代天府奉祀的王爷数目及来历都不相同,有只奉祀一位的, 也有奉祀二位、三位、五位、七位,甚或更多至三百六十位的。奉祀一位的,就称为某府千岁,二位就称以二府千岁,三位为三府千岁::以致五府千岁、七府千 岁,其中又以奉祀五位而称五府千岁庙者最多,但各庙所奉祀的五位王爷的来历、言人人殊,并不相同。
兹将台湾香火最盛的五府千岁,其最普遍的说法,扼要分述于后:
大王爷姓李,二王爷姓池,三王爷姓吴,四王爷姓朱,五王爷姓范,均为隋唐年间之人。李公讳大亮,经阳人,兼资文武,与池公梦彪,吴公孝宽,朱公叔裕,范 公承业,效桃园故事,结为生死之交,以忠义相切磋,情谊笃若同胞。唐高祖入关,自归投效,旋李公挣金川司马,池、吴、朱、范四公,亦并授都尉。后李为凉州 都督,及西突厥安抚大使等。李公恭俭忠谨,池公沈毅刚直,吴公嫉恶如仇,朱范二公则皆守正不阿,并称于世。升化之后,超授显秩,代天巡狩,扫荡妖氛,捍灾 御患,护国佑民,宜乎历朝褒祀,四海尊崇。
另一传说则谓,唐代闽南有五名读书人,联袂赴考,于中途投宿驿站,梦中听到有瘟神相商, 该地人民不仁,应予惩处,拟于天明时投瘟毒于各井,五人惊醒后,决心拯救当地浩劫,乃分投五井而亡,翌晨居民见井中有尸,不敢饮用井水,因而免除一场瘟 灾,玉帝怜悯五人舍己为民,而封为“驱瘟之神”。又有一说则云:唐开元中,及第新科进士三百六十名,为奸佞所害,唆使明皇将此三百六十人隐于宫中地下室, 而且使操乐器,一时丝竹并陈,乃诡称地下有妖,昭张天师施法镇之,天师明知其伪,但未便违旨而挥剑演法,三百六十人随即应劫而亡,明皇悯其无辜,一律封为 王爵,其中李、池、吴、朱、范五王英灵不泯,到处以神功扶弱除暴,保境安民,乃蒙玉帝敕封为“五府千岁”可以“代天巡狩”云。
道教传道宗:五府千岁五府千岁系台南县南鲲身与麻豆,均有代天府庙,称为代天巡狩之五王爷曰五千岁,其来历不详!
据续修台湾县志云:“邑又有称王公庙、大人庙、三老爷庙者,不知何神!查各坊里社庙,以王公大人称者甚伙,庙宇大小不一,概号曰代天府,神像俱雄而毅,或黝或赭,或白而皙,诘其姓莫有知者”。
又台湾通史云:“延干郡王入台后,辟土田,兴教养,存明朔,抗满人,精忠大义,震耀古今。乃亡后,民间建庙以祀之,而时已归清,语多避忌,故闪烁其辞, 而以王爷称。其言代天巡狩者,以明室既灭,而王开府东都,礼乐征伐,代行天子之事。故王爷之庙,皆曰代天府,而尊之为大人,为千岁者,未敢昌言也”。
依此可知台湾自延平郡王入台后,所有地方祀奉忠贞义烈之神灵庙宇,皆曰代天府。至南鲲身代天府五府千岁者:乃大王爷李府千岁,二王爷池府千岁,三王爷吴 府千岁,四王爷朱府千岁,五王爷范府千岁。其事迹来历,据南瀛文献第十二卷代天巡狩考,引古闽史贻辉之五府千岁传略云:“盖闻有功德于民则祀,惟聪明正直 者神。本庙(代天府)供奉代天巡狩五府千岁,神威远播,威灵赫濯。稽诸史乘,神生于随唐之季;李公讳大亮,经阳人,兼资文式,与池公梦彪,吴公孝宽,朱公 叔裕,范公承业。效桃园故事,结为生死之交,以忠义相切磋。虽异姓胜同胞焉。唐高祖入关,自归投效,旋李公擢金川司马,池、吴、朱、范四公,亦并授都尉。 后李为凉州都督,及西突厥安抚大使等。李公恭俭忠谨,池公沉毅刚直,吴公嫉恶如仇,朱范二公则皆守正不阿,并称于世。升化之后,超授显秩,代天巡狩,楼船 迈贺,扫荡妖氛,捍灾御患,护国佑民,宜乎历朝褒祀,四海尊崇也”。
按南鲲身之庙,建于清之嘉庆年间,其神云系由大船自大陆漂来,抵台海滨。因五千岁后各屡显灵异:乃为台民崇奉日隆,其香火以台南县为最发达,今仅台南一县其庙宇即有一百余座之多,而其他县市亦多有建庙祀之。
0 komentar:
Posting Komentar